“一段時間以來,藏家們對古典大師繪畫的興趣正在逐漸喪失。”作為曾經的品味象征,在大流行之前,這一板塊在拍賣中變得越來越陳舊。
但藏家們真的對“老大師”(Old Masters)失去興趣了?在剛剛過去的5月,米開朗基羅?波那洛提被重新發現的素描《男子裸體與人物素描》拍出2316.2萬歐元(1.62億元)高價。更早些時候,波提切利的《悲傷之人》略低于拍前預期,斬獲4540萬美元。
以“穩定”著稱的古典大師繪畫的市場,沒有崩盤的擔憂,也缺少井噴的驚喜。銷售額最高的兩家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與古典大師稀缺精品的面世,共同影響著這一市場的流行趨勢。
米開朗基羅?波那洛提 (1475-1564) 《男子裸體與人物素描》 鋼筆及棕色墨水 紙本 33 x 20 cm
01
潛伏品之稱的古典大師,在低估中持續沉寂?
古典大師繪畫代表了長達四百年的藝術歷史,這些老大師開發或提升了技術、風格和題材,是孜孜不倦的創新者:達·芬奇的油畫因使用明暗對比法而聞名,而老彼得·勃魯蓋爾則將場景和風景提升到高級藝術的位置。
安迪·沃霍爾《文藝復興的繪畫細節》,1984年
古典大師作品更成為現當代藝術家獲取啟示的源泉:畢加索花費大量時間重新制作委拉斯貴茲、德拉克羅瓦、馬奈等的作品;杜尚在《蒙娜麗莎》的復制品上留了小胡子,以制造出《L.H.O.O.Q》;安迪·沃霍爾的《維納斯的誕生》則是對波提切利畫作裁剪后的扁平特寫;杰夫·昆斯將凝視球放置在藝術史最經典的畫作中,從蒙娜麗莎到喬托的《猶太之吻》……“有記錄的著名藝術家對早期大師作品的贊賞和模仿是無窮無盡的”,藝術歷史學家Nancy Locke如是寫到。
馬塞爾·杜尚《L.H.O.O.Q.》 鉛筆、成品 19.4cmX12.2cm 1919年 費城美術館
杰夫·昆斯 《凝視球繪畫(潘神的勝利)》2014-2016年
當一位著名的古典大師作品出現在拍賣會上時,推動價格走高外,還被視為一種文化現象。2017年,佳士得在紐約以破紀錄的4.503億美元拍出了達·芬奇的《救世主》,這一高價證明了在火熱的戰后與當代藝術市場,古典大師同樣可以拔尖。
達·芬奇,《救世主》,1506-1513年
“在某種程度上,古典大師和沃霍爾或昆斯一樣是品牌,”佳士得古典藝術部全球常務董事卡爾·赫爾曼斯強調。“如果說有什么區別的話,那就是達·芬奇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品牌。”
“米開朗基羅:神圣的繪圖人與設計師”展覽現場,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17年
2017年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史上最大規模米開朗基羅回顧展創下了立館以來吸引參觀者人數排名前十展覽的記錄。古典大師畫作重返公眾視野成為一種趨勢,并在在全球不斷印證。
02
古典大師市場持續前行 興趣如何長久持續下去?
現當代藝術在幾十年前讓古典大師的市場黯然失色。2009年金融危機后,作為“能抵御市場風險的板塊”古典大師市場一路創下新高。近年,波提切利和倫勃朗等大牌藝術家的天價,極大的提振了這一類別。
桑德羅·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 蛋彩畫 58.4x39.4cm 1470-1480年
貝納多·貝洛托的《維羅納新橋景觀》 油彩、畫布 133.3 x 234.8 cm 1745-1747年
古典門類占全球藝術品拍賣銷售額的8%,其中4%是歐洲老大師。經過連續四年的價值下降,所有老大師作品的銷售額在2021年增長了21%,達到9.17億美元,而歐洲老大師作品的銷售額增長了65%,達到4.64億美元,這是由少量高價作品推動的——
上半年,美國地產大亨謝爾登·索洛收藏的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斬獲了9218萬美元,另一件超過1000萬美元成交的古典大師作品是貝納多·貝洛托的《維羅納新橋景觀》,在倫敦佳士得拍出1460萬美元刷新拍賣紀錄。
達·芬奇(1452-1519)《熊的頭部》 銀尖筆 經預先處理的淺粉白色紙本 7x7cm 成交價:885.75萬英鎊
達·芬奇,《行走的熊及熊掌習作》,1482-1485年 圖片來源: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21年,達·芬奇的《熊的頭部》在倫敦佳士得拍出了1220萬美元;安東尼·凡·戴克一幅雙肖像《雅各布?德維特畫像;瑪莉亞?努提烏斯畫像》在倫敦蘇富比拍出了815萬美元,45年的收藏后這幅作品增值了162倍。
這些高價提升了古典大師的在金字塔尖的銷售份額,也正是借由這些高價,佳士得古典大師板塊年度收入為1.41億美元,蘇富比在這一板塊總成交額達到了2.24億美元,為10年來最高。
安東尼·凡·戴克《雅各布德維特畫像;瑪莉亞努提烏斯畫像》 一對,皆為油彩畫布,各95.4 x 75cm
倫勃朗 《梅爾滕·索爾曼與奧普詹·科皮特夫婦像》 1634年
大眾慣常認為拍賣場是締造市場天價的舞臺,但在達·芬奇《救世主》的驚人價格出現之前,藝術交易的最高價格一直被私洽壟斷。
私洽同樣適用于古典大師板塊,諸多兆瓦級的古典大師畫作通過私洽實現了高價成交。2017年2月,佳士得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組倫勃朗全身婚禮肖像以1.6億歐元的高價聯合出售給了法國盧浮宮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美術館。
卡拉瓦喬 《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頭顱》,約1598-1599年作
卡拉瓦喬《 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頭顱》原計劃在2019年6月在法國圖盧茲拍賣行馬克·拉巴布上拍,當時估價在1億歐元至1.5億歐元,后經由私人銷售賣給了美國收藏家J·托米爾森·希爾。
倫勃朗《亞伯拉罕與天使》 1646年
倫勃朗以圣經為題材的油畫《亞伯拉罕與天使》在2021年1月紐約蘇富比上拍前被撤回,蘇富比通過私人銷售渠道以2000萬至3000萬美元售出。這件作品來自大都會藝術博物董事之一馬克·費舍爾的收藏。雖然缺少藝術世界的曝光度,但收益得到了保障。在相對多變的市場里,私洽的安全可控系數更高。
03
保守的古典藝術市場抬頭 亞洲藏家的貢獻有多少?
相較于拍賣行致力于通過“超當代”拉攏年輕藏家,蘇富比采取了另一種策略,嘗試將古典大師推銷給千禧一代。早在2018年,蘇富比攜手維多利亞·貝克漢姆舉辦以女性藝術家為主打的專場“女性的凱旋”,在她位于倫敦的精品店展出了多幅古達大師著名畫作。
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古代藝術大師繪畫, 長者盧卡斯·克拉納赫,2018年
越來越多的年輕藏家“看到了古典大師的價值,或是至少開始看到了”。有業內人士表示,年輕收藏家對古典大師作品產生興趣,或許是他們發現與當代藝術大牌作品相比,性價比更為了加分項。
桑德羅 · 波提且利《憂患之子》 2022年紐約蘇富比 成交價:4541.97萬美元
魯本斯《無辜者的大屠殺》 2002年倫敦蘇富比 成交價:7650萬美元
拍賣行還會不定期地舉辦古典大師繪畫的私人銷售會,尤其是在香港等新興市場,這種培育藏家的做法已然奏效。亞洲文化極其推崇具有歷史意義的物品,與經受時間考驗的古典大師繪畫找到了某種聯系。
古典大師畫的市場正在發生改變,藏家群體正穩步擴散到亞洲、北美、中美洲以及南美。蘇富比西洋古典油畫部主管安德魯·弗萊徹曾透露 “相比5年或10年前,35歲到50歲之間的藏家明顯增多。”新一代藏家對古典大師的興趣還在持續增長。
從亞洲藏家叫價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成交前一口后,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的藏家加入到古典大師市場,為這一板塊重新引領潮流提供了強大動力。
2020年TEFAF現場,梵高1885年的《農舍前的農婦》以1500萬歐元被一位私人藏家收入囊中。